別讓乾燥斷妳桃花!4大膚質對應的「聰明保濕學」,讓肌膚閃出天使光圈
Moisturizers for Different Skin Types

February, 2019
羨慕韓妞自帶天使光圈的完美膚質,把保濕做好、做足才有機會實現,但「保濕」可不是瘋狂塗塗抹抹就算數,要從不同膚質下手,才叫做聰明有效的保濕啊!
認識自己的膚質
不管挑選任何保養品,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膚質!皮膚科醫師推薦的判斷方式很簡單,就是挑一天晚上清潔洗臉後,臉上什麼都不擦就入睡,隔天起床,認真觀察自己的「T字部位」和「兩頰狀態」:
1. 兩者都沒什麼出油,甚至乾燥緊繃-乾性肌
2. T字大量出油、兩頰稍油-油性肌
3. T字出油、兩頰乾燥-混合肌
至於平時總沒有原因地泛紅、脫屑、搔癢,使用美妝品時容易覺得刺激,不適區域包括全臉和局部,這就是「敏感肌」。敏感肌膚的問題,建議先找皮膚科醫師諮詢後,再規畫正確的保養方式,以免狀況加劇喔!

乾荒肌 - 美容油是妳的畢生救贖
聽個勸,若妳是大乾肌,梳妝台建議備個幾瓶美容油,給肌膚更豐沛的滋養,避免老化速度開TURBO,皺紋提早上門!
而所有的美容油中最推植物油!它能夠模仿人類皮膚的天然保護屏障(皮脂膜),同時針對受損處給予養護,讓肌膚吃得更好、更快,幫肌膚加加油、快速滋潤、撫紋,讓肌膚重返健康狀態。最棒的是,全臉保濕發光效果很明顯,手感也很膨潤Q彈喔!
乾肌美容油保養Tips
如果覺得市售的美容油用起來就是差這麼一點點,妳也可以試試DIY調配自己的黃金比例:

-
1於保養的第一步,讓化妝棉吸滿化妝水後,再滴幾滴美容油,用按壓拍打的方式,浸潤全臉肌膚,後續也別忘補足精華液、乳霜。
-
2將油與霜以1:1調勻後使用,可以降低油感,但保濕力一樣優;也可依據自身肌膚需求,調整兩者比例。

油田妹 - 別以為保濕與妳無關
夏天的「中東油田」們,別整日只想著吸油,特別是到了出油狀況減緩的冬季,更不能忘記補水保濕!油田妹們最常見的迷思,就是洗完臉後,只拍個化妝水就去睡覺(或直接上妝),但妳可知道臉會油、妝會脫,常常是因為保濕沒做足。
清爽≠不擦保濕,油肌需要的是清爽保濕!油性肌膚挑選保養品的關鍵,化妝水絕對是必備,但化妝水程序後,也別少了凝露或精華液,質地清爽,又能夠鎖住膚表水分,不用擔心擦完保養品的黏膩感會增加皮膚負擔!

混合肌 - 分區保濕,搞定妳的天生矛盾
T字油、兩頰乾,這種天生矛盾肌,正是多數台灣女生的膚質類型。在用什麼都不到位的狀態下,改用「分區保濕」來保養,包準讓妳的保養困境出現曙光!
很多人聽到分區保濕或分區保養,直覺就是麻煩,以為要不同地方擦不同保養品。其實,從化妝水到精華液,都可以全臉塗抹,但針對較容易乾燥緊繃的兩頰,可以補上乳霜;或者妳也可以全臉都上乳霜,但針對兩頰用量增加。給肌膚對的、足夠的保養,皮膚才會水嫩勻亮喔~

敏感肌 - 挑品牌不如挑成分
外在環境、內在壓力雙重刺激下,肌膚狀態很容易失衡、不健康,這幾年,自我評斷為敏感肌的人愈來愈多,針對敏感肌所設計的保養品,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。
敏感肌膚挑保養,與其挑品牌,不如挑成分!使用的保濕保養品,最好以成分單純為主,如無酒精、無香料、無色素,總之,成分表的項目愈少愈好,保養程序也該簡化,降低塗塗抹抹的需求,一切以穩定肌膚為優先。

也因為敏感肌人數增加,很多人轉往標榜天然、有機的品牌,雖然這是趨勢所在,但天然有機、植物萃取,並非就是不敏感的保證,建議先試用在臉頸交界、耳後,確認肌膚沒有刺激反應再購買,最安心!
※注意事項:實際商品資訊請以櫃上公告為主。